近年來,微生物菌劑本大家廣泛使用,來處理農業生產中的土壤板結等問題,但是微生物菌劑有一個缺點,就是菌種的存活能力不是很好。競爭力強的菌種能夠很快適應所處的土壤環境,迅速繁殖成為優勢菌群,從而發揮其激活土壤有機質、抵御有害菌群、刺激植物生長的作用,同時還可以達到修復土壤、培肥地力、防治土傳病害、提高作物產量和品質之目的。競爭力差的菌種,不僅作用大打折扣,而且在土壤菌群數量會迅速衰減,存活都較為困難。
鑒于國家相關政策的傾斜,一些不具備生產微生物菌劑的企業也跟風上馬,加入到土壤修復菌劑和微生物菌肥的生產行列。企業沒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菌種,大都采用外購菌種的形式解決生產問題,但是不清楚由于微生物個體很小,與外界環境的接觸面很大,在人工重復培養繁殖過程中極易發生變異,喪失其原來的一些特性,特別是野生環境下的競爭存活能力。這樣生產出來的菌劑產品好比自家養的寵物貓,進入自然的生態環境后往往自身難保,見了耗子都會嚇怕的情況下,怎么能抓住耗子。喪失野生環境下競爭存活能力的菌劑,也是如此,根本無法發揮其抵御有害菌群、激活土壤有機質等作用。動物園里圈在籠子的老虎現在都叫做“大貓”,已經完全喪失野外生存的本領,把它放出去不是被別人吃掉,而是自己把自己活活餓死。我們每次看到動物園放歸野生動物,都要讓它適應很長時間的野外生產環境才敢放它歸林,這就是為了恢復它的野性,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的老虎就比較具有野性。
掌握了野性十足的菌種,還必須有與之配套能夠保持菌種野性的發酵培育方法、防止菌種變異辦法、菌種提純辦法、防止交叉污染辦法和菌種復壯保存辦法,可見菌劑的生產工藝也至關重要。良好的生產工藝不僅要最大限度的保證活菌接種體的數量和活力,還要盡可能保留菌種生長繁殖過程中分泌的次生代謝產物,這兩者的結合體才能保證菌種在自然界立于不敗之地,才是完整且具野性的合格菌劑。
大凡了解微生物特性的企業負責人和技術人員,都很注重原始菌種的保藏和復壯,同時會花大力氣創新菌劑生產工藝,持續保存菌劑產品的野老虎特性。我們在長期的研究和生產實踐中,不僅要對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菌種定期復壯,還要不斷創新菌劑生產工藝,保存恢復菌種的野老虎特性,同時還要根據不同地域和環境的差異,定向改良原菌種,最大限度發揮菌劑在土壤修復和土傳病害控制中的作用才是我們的價值目的,才是一個菌劑企業具有競爭力的保證。
因此,在改進微生物菌劑的生產方法同時,還要保證菌劑的存活能力,根據各地不同的土壤環境來改良出符合當地的微生物菌劑,滿足各地不同的需求,才能有效的提升一個菌劑企業的競爭力。